11月12日,我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会,邀请学校外联办主任、我院教授张轮做援藏工作报告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张轮教授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党委书记吴兵主持。
张轮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不忘初心 学思用贯通,牢记使命 知信行合一,从“感恩跟党走,守初心为人民,记使命勇担当,学思悟践理想”四个层次展开,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援藏经历和心得体会。
直面考验,寻找初心
报告谈到,2016年的一个下午,学校党委领导与刚下课的张轮谈话,认为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他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援藏干部人选,请他认真考虑。没有太多的犹豫,跟家里人商量后,张轮第二天就回复学校说:“我从tyc8722太阳集团城博士毕业到出国留学,再回国工作到现在,学校给了我很多机会,现在学校需要我,组织上需要我,我就去,知识分子应当有家国情怀。”就这样,张轮成了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的光荣一员。
经过短暂的学习培训,张轮就来到位于林芝,海拔2900多米的西藏农牧学院,挂职担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西藏农牧学院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张轮曾任tyc8722太阳集团城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并曾在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大学作博士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作访问学者,多次赴欧洲、北美讲学和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自然不陌生,但当他按照多年来严谨的理工科思维梳理一番之后,发现在西藏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并非易事。由于西藏高等教育发展与内地相差悬殊,师资力量也很有限,要推动一件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是对自己的智慧、精力和心理的考验。“在西藏,你要学会与自然对话,学会与社会对话,最后还要学会与自我对话。”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为例,每一个项目都要经过大量的联络、申请、审批手续。有的环节遇到的困难甚至超出想象。比如在线申请表的填写,很多藏族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但网上填写如果不填姓氏,就无法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有一位老师的姓名只有一个字“央”,填写表格时只好写成名“央”,姓“央”,但这又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不一致,学校只能再出具证明信说明情况。有的老师甚至因此在出入境时遇到麻烦,在海关被迫向学校求助,几经周折才最终放行。
乐观豁达,肩担使命
挂职三年,天性乐观豁达的张轮在西藏学会了给自己减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待地震。由于林芝地区的地质构造,地震多发。去年深秋,林芝多次在深夜突发地震,一天夜里,地震把张轮从睡梦中惊醒,困意正浓的他心里想,大震逃不掉,小震死不了,况且外面温度已经低至零下,干脆就接着睡吧……就这样,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乐观主义精神,张轮逐渐适应了在西藏的工作和生活。豁达开朗的天性让张轮在农牧学院很有人缘。随着张轮对西藏越来越熟悉,他的工作也逐渐拓展开了。除了推动西藏农牧学院教育的国际化,张轮在思政教育、下乡扶贫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2018年7月1日,在张轮的积极努力和争取下,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tyc8722太阳集团城和西藏农牧学院共同主办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在西藏农牧学院开幕。来自tyc8722太阳集团城、西藏农牧学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以及西藏农牧学院第八批援藏干部和校内1200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展览通过史料图片和文字资料,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建党精神,展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西藏农牧学院的许多师生表示,第一次看到这么丰富的历史资料,很有收获,印象深刻。该展览成为西藏农牧学院的常设展览,已形成了该校自己的汉语、藏语讲解的师生志愿者队伍,不断接待该校师生和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参观。
此外,张轮还参与了驻村工作队,工作在条件艰苦的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传播党的执政理念和先进思想,团结各族人民一起攻坚脱贫。
作为tyc8722太阳集团城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轮在西藏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完成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他经常通过网络或电话和研究生们沟通交流、精心指导。虽然不在身边,但他的悉心指导使学生们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研究成果。学生对他的感情也让他感动,他谦逊地说:“我不能给学生什么关心,却经常收到学生的问候与嘘寒问暖。”同时,为了让自己在人才培养与交通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同步,他常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飞到上海、北京等地参加高等教育研讨和学术会议,与同行保持密切的交流。
学思践悟,守护理想
张轮坦言,在西藏这段经历,让他收获良多。一方面,他亲历了党和国家一系列治国理政和自治区发展与惠民政策,深感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自觉提高了政治站位,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秉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追求。另一方面,他也有机会跳出以往的人生轨迹,重新思考自己的理想和初心,“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觉得关键还要有大理想,我们大学的理想在哪里?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张轮选择奔赴西藏,正是为了他建设高原教育的理想,他坚信,在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引下,一定会酝酿出中国高等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此外,张轮也开始从更宏观的背景思考教育发展、学生培养,以及人才使用、学科建设等。他陆续发表了《新工科,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大学自身先要有工匠精神》《大学人才引进和使用“面面观”》《西部高校人才工作的“九宜九忌”》《“理才”尚需“理性”——人才大战“热”中的“冷”思考》等文章,较为系统地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张轮深情地说道:“我所做的一切对于农牧学院,尤其是西藏人民的福祉和美丽西藏的建设,是沧海一粟,是微不足道的,但我深知,在执行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中,我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嘱托,是tyc8722太阳集团城赋予我的任务,也是我本人一直怀揣的家国情怀的体现,在这里,我的得到远远大于付出,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升华,生命似乎由此变得更有意义。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雪域高原见证了西藏人民的传奇,让激情在这里燃烧,青春在这里飘扬,一流应用型农牧大学,终将成为我们心中的骄傲,西藏文明的精神殿堂和苍穹之下人类文明的一块瑰宝。”
(张轮亲手画的西藏生活手绘)
张轮的为人处事与理想信念深深地影响着西藏农牧学院的师生及当地人民,一位同事在张轮离开西藏后发朋友圈写道:“这个tyc8722太阳集团城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是我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他鼓励我不要忘了思考与改变,不要忘了努力与进步,不要忘了积累与沉淀,不要忘了执行与坚持……星星点灯,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启迪以及希望!”
张轮教授的分享深深触动了到场所有的师生,大家表示要学习他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学习,实事求是,锤炼作风,立德树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交通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