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tyc8722太阳集团城
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
评选结果已经出炉
我院两个团队获评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
他们是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努力培育同济交通人才队伍
向世界一流迈进
现在
让我们一起感受标兵团队的精彩
为他们祝贺
机场工程基础理论与智能建养团队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航空运输与工程分指委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凌建明教授领衔,现有导师11人,入选交通运输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10人次,目前指导博士生40名、硕士生36名。团队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和衷共济,追求卓越”的导学理念,深耕机场工程领域近30年。近年来,团队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互动式专业课程上,团队导师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提挈专业知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沉浸式实践教学上,开发了全国首个机场工程虚拟实验平台,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案例式大师讲坛上,邀请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校友,讲重大工程中的中国智慧,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导师团队负责人凌建明教授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秉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并行、基础知识与工程案例并重”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的大系统中思考路基专业问题,从国家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视角思考未来职责和学习重点。考虑疫情对课程教学的冲击,他从繁忙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中挤时间,连续一周往返四平路和嘉定校区,精心录制了MOOC在线精品课程,在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全国4000余名师生分享优质课程和思政资源,特殊时期彰显“传播真知、同济天下”的初心使命。
团队师生秉持“立足国情、创新引领”的科研价值导向,立足“引领国际一流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定位,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研任务280余项;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软著20余项;编写标准规范13部,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和军队科技奖励23项、行业协会科技奖励29项。
团队深耕机场工程领域近30年,科研成果颇丰。相关科研成果已被5部民用和军用机场规范采纳,在全国和海外的150多个机场广泛应用,支撑了我国第一条F类机场跑道、第一个大型军用运输机场等数个“第一”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科学创新价值、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防战略意义,实现了我国机场工程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
团队导师围绕“崇尚科学、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交融成艺为内核,“专业教学-学术指导-学科交叉”多维融合,培育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以知行合一为基石,提升研究生对机场工程系统性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塑造工程一线攻坚克难的能力;以守正创新为牵引,多重保障并全程引导,增强研究生战略性思维和引领技术变革的能力,培养有发展潜质的机场工程领军人才。在导师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悉心培养下,近3年来团队研究生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受邀国际学术会议报告30余次,授权专利20余项、申请40余项,获得校级以上各类荣誉奖项80余人次。
团队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行动纲要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扎根祖国大地矢志做科研,立足社会服务无私献光热。近5年来,团队师生依托交通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工程,参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智能跑道、杭绍台高速公路风险防控关键技术、首都国际机场道面安全运行系统等全国和海外50多个省市的科研项目,现场累计工作超4000人天,工作覆盖面积达30平方公里,创造有效产值500余万元。团队成员依托实体工程发掘关键科学问题,运用专业素养解决工程技术难题,践行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
▲上:团队成员方意心在智能跑道项目现场;
下:两个月的往来车票
团队支持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和行业痛点,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推动成果转化应用。赵鸿铎教授悉心指导学生参与道路与机场铺面的智能感知、智能建造技术研究和落地应用。赵鸿铎教授的指导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外多个机场得到了应用,还曾荣获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上海市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荣誉。
团队本着“成员平等交流、师生共商一致”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导则,指导规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工作、专业实习等工作。为针对性指导每名学生,并促进不同学术方向交叉融合,团队导师执行两周一次团队大组会、每周即时导师小组会的例会制度。大组会上安排项目专题研讨、文献综述汇报,以及论文写作、专利申请、软件使用等经验分享和文化交流,致力于科研联合攻关、学术思想交流等。小组会上由各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研究进展,随时交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切实关注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导师们也会利用平时的工作闲暇,在师生微信群中与学生开展科研难点问题的启发式互动。
团队研究生自发打造“一课题组一班集体一党支部”的一体化学生组织,开展有归属感、有进取心、有凝聚力的团队建设。团队成员注重经验传承和指导互助。科研之余,团队成员在体育比赛中团结拼搏,创造了学院篮球赛六年五冠、足球赛三连冠的佳绩,并连续4年组织团队内部的“凌云杯”羽毛球赛、篮球全明星赛。在迎新晚会中,团队成员始终保持新生全员参与的传统,在节目融入科研项目元素,展现科研攻坚的昂扬斗志、乐观心态和团结精神。
part2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科学
与工程研究导学团队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导学团队作为我国最早组建的“tyc8722太阳集团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体团队,自1997年起在杨晓光教授领衔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团队面向学科核心方向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德智兼修,为国育才”的导学理念,以“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国之栋梁”为育才导向,形成了“聚材-唤醒--立德-守正-创新-育才-卓越-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模式,现有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科学与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和学术结构师资团队9名,卓越研究生群体博士生78名,硕士生51名。团队积极主动地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重任,公开发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并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被国内外高度认同与评价。
左起:杨晓光、孙剑、马万经、白玉、滕靖、安琨、云美萍
▲2019年导学团队合影及导学团队部分导师照片
团队始终以“厚德树人,思政引领”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发挥导师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研究生们积极参与交通强国战略的科技创新,为国家交通科技进步、交通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前瞻性引领,不懈奋进。
带头人杨晓光教授投身于高等教育40年,创设并主讲《交通工程学》《交通设计》《交通运输系统原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交通系统科技与应用前沿》《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前沿》《城市交通学术前沿》等精品课程,作为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和“交通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责任教授,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的教育思想,在师生中起到了表率带头作用,获得了广泛好评。
团队导师积极参加“新征程、大思政”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暨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联盟建设,同时参与编制完成国内首部针对专业门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通过精品课程和教材及“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等,全方位推动思政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团队始终坚持三个方面的重大需求——“重大的社会需求”“重大的应用需求”“重大的理论需求”,在学术上追赶超越国际科技先进水平、破解我国交通难题。
团队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攻关与支撑计划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1200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为100多座城市的交通规划留下了同济智慧,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同。
▲tyc8722太阳集团城“四川乡村交通与出行品质提升”专家服务团合影
团队基于前沿性研究成果,创建了一流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平台——未来城市与交通联合实验室。导师们始终坚守在教学授课第一线,积极与学生交流探讨交通科学问题,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团队已培养了博士后12人、博士100余人、硕士200余人,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创新型领军人才;其中50位博士就职于国内外一流大学,70余人为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高级专家。
团队始终以“笃行不怠,牢记使命”为抓手,把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潜心培养拔尖人才作为第一要务。
团队导师长期以来饱含着 “教书育人是我的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是我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精湛深厚的学术造诣、与时俱进的创新力、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积极豁达的处世之道、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深刻地融入学生的创新力培养、综合素养培养。
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2022年上半年疫情严峻期间,杨晓光教授夫妻积极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马万经教授、白玉教授、滕靖教授、孙剑教授皆服务在学校的防疫第一线;云美萍老师作为研究生信控二班的班主任,积极关心同学,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多位研究生党员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时长累计数千小时。
在拔尖人才培养中,学生科研团队曾荣获由团队带头人杨晓光教授参与创设的“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5项、2020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NCBDC)创业组特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Valeo Innovation Challenge 2017 技术组全球前十强、“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科创奖项。
▲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NCBDC)创业组特等奖
团队始终以“尚和融洽,同心同行”为抓手。“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有温度的教育。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能得到老师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与帮助。哪怕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老师也尽自己所能积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未来发展的帮助,并不断调整方法和总结经验,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对高素质交通人才的需要。